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公司电话 9:00-17:30  周一到周五
网站首页 >> 营养补充的急与稳 肠外肠内营养大不同

营养补充的急与稳 肠外肠内营养大不同

作者:冬泽特医 发布时间:2016-04-28 16:52:28 浏览次数:3054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输注技术、营养代谢及疾病代谢研究的发展,营养支持的概念和技术不断改进和更新,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在临床应用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不再是为患者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具有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与结构、降低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生存率等作用。

历史上,营养支持最先是基于解决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故在最初又称为“外科营养”。目前,营养支持的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外科,当经口服普通食物途径不能达到营养需要时,都会通过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支持来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它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者,目的是通过肠外营养支持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并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近年来,随着大分子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的市场化和中心静脉插管及输液的简单化,使营养支持方法得以广泛应用,接受完全胃与肠外营养的患者以指数形式增长。肠外营养被誉为20世纪医学界重要的发展之一,极大地带动了营养制剂的飞速发展。但随着肠外营养的长期应用而引起的肠黏膜萎缩、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胆道系统功能的紊乱,以及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等问题日益增多,使得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肠道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治疗中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当患者在疾病、损伤等情况下致摄取、消化、吸收功能全部或部分受到损害,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对患者施以人工喂养。

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模式,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单,安全经济,且肠内营养可以防止胃肠黏膜萎缩,并可维持肠道内正常菌群。研究表明,对营养衰竭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其胃黏膜的完整性。及时给予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可以缩短患者的分解代谢期及其严重程度,并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的风险率。因此,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肠内营养已成为多数临床医生的首选。

未来趋势:肠外与肠内营养相结合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都是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在救治外科患者、改善围手术期营养、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营养支持也会随之继续向前推进。临床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一项基本措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是实施营养支持的“左右手”,二者本身并不存在竞争,营养治疗方式产生的效果在于选择适宜的病人,这样才能使病人得到最大获益。

版权所有 © 上海冬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063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