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公司电话 9:00-17:30  周一到周五
网站首页 >> 《「2023论坛荟萃」特医食品的“痛”与“通”》

《「2023论坛荟萃」特医食品的“痛”与“通”》

作者:冬泽特医 发布时间:2023-05-10 16:10:50 浏览次数:487

2023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论坛将主要以临床应用价值为导向,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论坛将邀请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营养科主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出席会议,围绕最新政策法规、国家标准、审批情况、新品创制与发布、临床营养治疗及规范化应用等方面发表主题报告。同时,与会者将就行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

特医食品的“痛”与“通”
以下为营养科技会议现场速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特殊食品分会会长杨晓光教授:

目前现阶段对新GB2992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修订即将步入尾声,为此,希望在征求意见中,得到大家的支持,争取早日把特医食品相关问题解决,找到痛点,打通问题。

中国医学科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陈伟教授:

解决痛点最重要的环节,把标准、把规则适应我们市场的方向,适应中国患者的需求。才能够做到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期待GB2992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更新,满足市场需求。特医食品通则整体的任务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职责及职能密不可分的,因此今天特地把刘爱东主任专门邀请过来,想通过在风评中心关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特医行业的发展。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刘爱东: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监管方面。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指标是否合理,同时考虑标准的监管立场,以确保后期市场监管的依据。此外,我们将在标准中增加丰富内容,包括针对或不针对疾病的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等,以确保我们的标准具有广泛的覆盖面。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标准属于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要求中的“底线”,我们将考虑所有产品成分是否会造成危害来制定此标准的根基。同时,我们也鼓励企业在“底线”标准之上,制定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创新。因此,在制定标准时,我们为企业留了更多的空间和创造的空间。监管部门应该在“底线”标准之上进行注册,并符合相关管理措施。目前,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符合标准但不符合注册要求。为此,我们今天的会议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陈伟教授:
问:怎么考虑市场行为实施中和医疗临床治疗及患者的应用能够结合在一起?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特殊食品处原处长俞春霞:

目前特医食品所面临的痛点归结为3点:1、经营使用方面。在医院中代表如“营养师”、“营养科医生”和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必须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肿瘤病人、术前病人和消化道病人非常需要使用特医食品,但医院目前仍主要使用家庭版膳食流食供应,因此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特医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扭转这种现象,以实现与患者的一致。2、使用量方面。与药品不同,特医食品在使用量方面需要生产企业向医生和消费者提供明确的指导。3、适应中国大众群体的产品。例如,如果一个病人需要使用大量特医食品,这将增加其负担,因此,特医食品需要推出价格适中的产品以适应中国大众的需求,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伟教授:

问:在临床治疗中,最头疼的问题是给病人讲很多特医食品的营养知识,但在给患者售卖的时候,推荐的是自助机或其他,这样一来,患者的质疑让特医食品的销售渠道受到阻碍。针对这种情况,让特医食品能够通过医生开处方到病人身边,显得尤为重要。


冬泽特医(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斌文:

如何把特医食品理想状态实际化。近几年,我们企业感受到的,营养分为肠内肠外营养体系,肠外营养体系在院内据不完全统计拥有上百亿的销售金额,相对肠内营养又或者特医食品,目前在医院的使用规模较小。在使用中也较多为肠内营养的药品类别,所以特医食品的使用规模就更小了。在三甲医院等拥有个性化服务的医院的营养科服务中,通过固体饮料配制营养液。而特医食品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处境。因此,导致很多营养科医生不选择使用特医食品。

如何改善这种状态,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实施。1、去除招标化,需要企业们去激励推进。2、医保收费问题。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收费都由挂靠的方式(挂靠膳食)。3、优化推广营养筛查流程。让更多的医院实施这一流程。

如何将特医食品的理想状态转化为现实?近几年,我们企业感受到的,营养分为肠内和肠外营养体系,肠外营养体系在院内据不完全统计拥有上百亿的销售金额,相对而言,特医食品在医院内的应用规模较小,使用比例也不高。营养科医生更多关注于肠内营养方面的药品,在三甲医院等拥有个性化服务的医院的营养科服务中,通过固体饮料配制营养液。因此,特医食品处于这两者之间,导致许多营养科医生不选择使用特医食品。 如何改善这种状态?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消除招投标的影响,鼓励企业推进。2、解决医保收费问题,由挂靠形式的膳食转变为更合理的费用收取方式。3、优化并推广营养筛查流程,鼓励更多医院实施这一流程,从而增加特医食品的应用比例。

陈伟教授:
问:王总在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怎么更好的让更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

我们的企业已经研发完成半固态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但在国内并没有类似的产品。我们想知道如何在半固态营养制剂方面获得申报,并希望更多国内企业了解如何制作半固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我们还希望探索如何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这是我们的关注和目标。

陈伟教授:
问:方总和杨总在企业生产及销售过程中,觉得在特医发展中有哪些困难,或者您觉得企业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山东若尧特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益胜:

行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销售通路的问题,公平的问题。(2017年国务院食安办,国外的肠内营养药品到期后就不再注册为药品了,将转为特医食品。)特医行业本质是一个政策性的行业,是一个在医保局管辖的医疗行业。所以,“通”了药品与特医食品的的公平问题,就能改善特医食品销售通路的“痛”。

浙江海正甦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继永:

我认为特医食品面临的痛点存在两个方面:销售通路和临床路径。 1、销售通路:当前中国的营养需求已经非常显著,尽管所有特医生产企业都在加大生产力度,但仍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是模仿药企的做法,首先放开销售通路,然后再进一步收紧,以扩大销售渠道。2、临床路径:中国的营养专家数量不足,需要更多的专家参与细化和标准化营养治疗路径。当前的营养指南对于临床路径的指导比较宽泛而不够具体。

对于第一个方面,可以考虑在特医食品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策略上做出更多努力,例如通过推广和营销手段来扩大销售渠道。对于第二个方面,则可以加强营养专家的培训和招聘,建议医院在开展营养科室时,应该更为重视营养专家与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成立学术团队等形式,加强临床营养学研究,从而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营养治疗路径。

营养科技结语:非常感谢这次特医论坛,感谢各位老师及行业先锋的指导,营养科技也希望特医食品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好,为广大病患和需要特殊营养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治疗康复,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论坛中再次相聚,分享更多的信息和经验。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愿意把钱花到健康上来,这也成为一种共识。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知识与营销策略相结合,并且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将传统的销售模式与现在发达的网络环境更加合理的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放开后,或者说后疫情时代,随着进出医院的限制减少,医院的手术量会增加,患者对特医食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此外,由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特医食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该市场将继续增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

特医食品


版权所有 © 上海冬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06351号-1